江苏大学官网 | ENGLISH
学院首页
师资队伍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在职员工
人才团队
优势资源平台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员工 > 动力机械工程系 > 正文
 
许晟
发布日期:2018-04-01   浏览次数:

姓名

许晟

性别

职务职称

讲师

博导-所在学科


硕导-所在学科


所在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硕导/博导


联系电话

13375197073

电子信箱

xusheng@ujs.edu.cn

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ujs.edu.cn/xusheng/zh_CN/index.htm

(实时更新)

许晟,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博士后,现就职于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电极纳米限域内多相流动与传热机理。获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2022年至2023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以第一作者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工程与多相流传热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6.3,总影响因子82.6,h指数10。现兼任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秘书,新能源汽车专业联盟秘书和江苏省科技副总;担任202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年会评审专家、《Carbon Neutralization》(IF=12)、《DeCarbon》(EI检索)、《燃料化学学报》(EI检索)、《Ecoenergy》、《常州大学学报》青年编委和《Thermo》特刊客座编辑;是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Fu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等期刊优秀审稿人。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7批面上项目、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课题。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项;以第二主编编著教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学习、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22.11-2023.11 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燃料电池水热管理方向)

2020.9-2023.12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燃料电池水热管理方向,提前半年毕业)

2018.9-2020.6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燃料电池水热管理方向,硕博连读)

2014.9-2018.6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士(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25.03-至今 江苏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

2024.04-至今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讲师

社 会 兼 职

2024.10-至今 江苏省科技副总

2024.04-至今 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秘书

2024.04-至今 新能源汽车专业联盟,秘书

兼 职

2025.08 202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年会,评审专家

2025.08 《Thermo》特刊《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Nanoporous Media》,客座编辑

2025.08-至今 《燃料化学学报》(EI检索),学术编

2025.08 第三届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会议,燃料电池与氢能分会场主持人

2025.08 第三届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会议,学术委员

2025.06-至今 Wiley期刊《Carbon Neutralization》(IF=12),青年编委

2025.05-至今 爱思唯尔期刊《DeCarbon》(EI检索),青年编委

2025.05-至今 Wiley期刊《Ecoenergy》,青年编委

2025.05-至今 《常州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2025.04 2025第五届全国能源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学术委员

主 讲 课 程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本科生)

新能源汽车设计(本科生)

研 究 方 向

燃料电池热质传递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水热管理

多孔介质微纳尺度热质传递

主 要 论 著

[1]Xu S, Yin B, Li Z, Dong F*. A review on gas purg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Mechanisms,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numerical approaches, and optimization[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3, 172: 113071.(第一作者,SCI Q1,Top期刊,IF=16.3)

[2]Xu S, Dong F, Yin B*. Mesoscopic process of multiphase reactiv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during direct cold start process in Pt/C particle coated in ionomer of PEMFC[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4: 153035.(第一作者,SCI Q1,Top期刊,IF=13.2)

[3]Xu S*, Fu X, Xin L, et al. A novel pore-scale mode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nano catalyst layer considering nanoscale eff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25, 160: 150620. (第一作者,SCI Q1,Top期刊,IF=8.3)

[4]Xu S, Dong F, Yang C, et al. A novel multi-physics pore-scale model of multiphase reactiv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t subzero temperatures in the gas diffusion layer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4, 156: 107672.(第一作者,SCI Q1,Top期刊,IF=6.4)

[5]Dong F, Sheng T, Ni J, Xu S*. Pore-scal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foam cooling flow field with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arrangement in PEMF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25, 126(April): 133-146. (通讯作者,SCI Q1,Top期刊,IF=8.3)

[6]Dong F, Qin W, Xu S*,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gas-liquid transport uniformity in full-scale flow field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5, 160: 108395. (通讯作者,SCI Q1,Top期刊,IF=6.4)

[7]Xu S*, Shen W, Sheng T, et al. Nanoscale modeling of frosting process in catalyst layer of PEM fuel cells[J]. Ionics,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1581-025-06527-3.(第一作者,SCI Q3,IF=2.6)

[8]Xu S, Chen X,Sheng T. Mesoscopic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 in Catalyst Layer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under Cold Environment. SAE Technical Paper, 2025. https://doi.org/10.4271/2025-01-7088. (第一作者,EI检索)

[9]许晟,董非,尹必峰. “政产教研用”融合下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5, 2: 42-47. (第一作者,教改论文,CSSCI)

[10]Xu S, Yin B, Dong F*. La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 of ice droplet melting process and motion behavior in gas diffusion layer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under thermal purging[J]. Ionics, 2023, 29: 1553–1569. (第一作者,SCI Q3,IF=2.6)

[11]Yin B, Xu S, Yang S, Dong F*. Influence of microelliptical groove gas diffusion layer (GDL) on transport behavior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1, 180: 121793. (导师一作本人二作,SCI Q1,Top期刊,IF=5.8)

[12]Yin B, Xu S, Jia H, Dong F*. Effect of shape parameters on the enhancement of ice-melting performance in a novel perforated gas diffusion layer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2, 136: 106171. (导师一作本人二作,SCI Q1,IF=6.3)

[13]Yin B, Xu S, Yang S, Dong F*. Shape optimization of a microhole surface for control of droplet wettability via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Langmuir, 2021, 37: 3620-3627. (导师一作本人二作,SCI Q2,Top期刊,IF=3.9)

[14]Yin B*, Xu S, Dong F, Shi S. Lattice Boltzmann Modeling of Multiphase Reactive Transport with Heat Transfer in Gas Diffusion Layer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C]// ASME-JSME-KSME Joint Fluids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23, 2023, Osaka, Japan(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国际会议)

[15]Xu S, Yin B*, Dong F. Influence of Pillar Surfaces on Enhanced Ice Plug Melting Performance in Flow Channel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C]//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vectiv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2, Izmir, Turkey(第一作者,国际会议,EI检索)

[16]许晟,尹必峰,董非,解玄,陈鑫,俞咏昇. 燃料电池类荷叶状流道参数对水去除影响研究[C]// 第十九届华东四省一市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 2022, 威海(第一作者,国内会议,一等奖

科 研 项 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7批面上项目,2025M770617,8万,2025-2027,主持

2.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4万,2025-2027,主持

3.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51万,2024-2025,主持

4.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KYCX21_3353,3万,2021-2023,主持

5.2024年度江苏省创新联合体,江苏省新能源铁路机车动力系统技术创新联合体,骨干成员

6.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E2023091-1,460万,2023-2027,骨干成员

7.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E2022001-4,540万,2022-2025,骨干成员

1.第二十二届华东四省一市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口头报告(特等奖)

2.第三届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3.202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与新能源青年学者论坛,口头报告

4.第三届低碳科学国际会议,口头报告

5.World Fuel Cell Conference 2025,口头报告

6.第三届全国能源与材料化学高峰论坛,口头报告

7.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口头报告

8.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与新能源青年学者论坛,口头报告

9.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口头报告

10.ASME-JSME-KSME Joint Fluids Engineering Conference,口头报告

1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vective Heat and Mass Transfer,口头报告

12.第十九届华东四省一市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口头报告(一等奖)

13.202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口头报告

科研成果及奖励

1.2024年,江苏省科技副总

2.2024年,2024 年汽车学院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

3.2024年,江苏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2022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5.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6.2022年,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

所 获 专 利

1.许晟,尹必峰,解玄,贾和坤,唐捷旭,陈明山,陈鑫,董非. 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加工方法:CN202010783392.9[P]. 2020-12-22.(第一作者,授权)

2.尹必峰, 许晟,解玄, 贾和坤, 唐捷旭, 陈明山, 董非, 王楠.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和方法:CN201910892655.7[P]. 2020-02-04.(导师一作本人二作,授权)

教学成果及奖励

1.2025年,机械行业教育优秀成果,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二等奖,排名第一

本科生培养

1.2025.07“建行杯”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2.2025.06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3.2025.06 2025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指导教师

4.2025.06 2025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第一指导教师

5.2025.06 2025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第一指导教师

6.2025.06 江苏大学第24批学生科研课题,第一指导教师

7.2025.06 江苏大学第24批学生科研课题,第一指导教师

1.2025年,第三届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会议,学术委员

2.2025年,2025第五届全国能源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学术委员

3.2024年,江苏省科技副总

4.2024年,2024 年汽车学院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

5.2024年,江苏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6.2022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7.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8.2022年,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

9.2022年,江苏大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10.2022年,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11.2021年,江苏大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12.2021年,江苏大学汽车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

13.2021年,江苏大学“十佳创新创业之星”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电话:0511-88797620 传真:0511-88797620-2603
关注公众号